工艺品鉴 | 灯挂椅
作者:同兴和2019.03.18567
越是看似简单的东西,越难于展现其美。
灯挂椅是椅类中最为简单的器型,没有了扶手椅上部可以任意舒展的立体空间,造型设计在极度有限的平面上难于发挥,因而神形兼备的灯挂椅难得一见,但并非没有。
王世襄《明代家具珍赏》中所展出的这把明代黄花梨大灯挂椅就向我们展示了古代优秀匠师,是如何在极简之中,创造出具备高度审美的传世之作。
形态简明大方,整体无雕无琢,却在比例和磨工下了足够的功夫,体型虽大却绝不显笨拙,是为经典的灯挂椅制式。下方所用步步高赶枨有着“步步高升”的寓意。
此款灯挂椅被用于王世襄所著《明式家具研究》封皮页及《明式家具珍赏》灯挂椅构造图解,可见王老先生对于此样式的喜爱,所以用线稿呈现出来。
同兴和制 灯挂椅
尺寸 460*450*1070(mm)
此椅最上端的搭脑两端向外挑出,曲线柔和,过渡自然舒缓,形成优美而又富有情趣的弓形。背板上雕刻云纹浮雕,线条起伏舒展,玲珑有致,更增一分灵气。
古人讲礼法,也讲谨言慎行。常言说:
“大丈夫,行的正,坐得端”。
这对灯挂椅方方正正,端正坐姿,可谓有气,斯文儒雅。造型整体挺拔向上,简洁清秀。
灯挂椅不止形美,由于其可简可繁皆别具风味的特点,在古人文化历史中也有着浓重的一笔。
灯挂椅在顾闳中《韩熙载夜宴图》中多次出现,可以看出五代时灯挂椅已很成为很常用坐具。
画中有座面较小双腿垂坐式的灯挂椅,也有和禅椅相似可以盘腿坐在上面的。
而台北故宫所藏宋代皇帝坐像,皆端坐在灯挂椅上,由此可以窥见,在那时灯挂椅是一种地位非常崇高的椅子。
明代使用灯挂椅仍然通常加搭椅披,高耸的椅背能将华美的锦绣突出地展示出来。即使不加椅披,露出天然纹理或有团窠雕刻的背板,也很耐看。至其实用,因无扶手,就坐时反觉左右无障碍。灯挂椅之所以成为清朝以前最流行的椅式之一是可以理解的。
明万历 《双杯记》插图
入清以后,灯挂椅很快减少,这是因为清没有搭挂椅披的习俗。尤其是清乾隆以后,与各类扶手椅一样,靠背椅新创制出了各种重视陈设功能的屏背椅、插角屏背椅、什锦椅等新品种,注重简洁淡雅的灯挂椅逐渐退出崇尚华丽的清式家具的舞台。
也有少量灯挂椅传世,带着清朝独具的特点。
清中期 紫檀灯挂椅
此椅高约100cm,为标准灯挂椅结构,但其搭脑造型奇特,出头后上卷,中部向上凸起好似一顶西洋式的帽子。椅子上下左右雕有不少转珠,相互呼应,颇具装饰性。此椅工料讲究,是受西洋装饰风格影响的宫廷家具。
今天,随着人们对简单便捷生活的推崇,灯挂椅又回归到了日常生活中,显示出其简明实用的价值,比如在餐厅,设置几对灯挂椅,方便又灵活,再搭挂上具有古典花纹图案的椅披,勾画出淡淡的古典韵味,进餐的同时也变成了地道的文化享受。
其他文章推荐
评论 (0)
游客
登录